今朝有酒今朝醉作者是谁罗隐。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罗隐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《自遣》,这首诗表现了他在政治失意后的颓唐情绪,其中未必不含一点愤世嫉俗之意,反映了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典型的人生观。
《自遣》原文
自遣
唐&尘颈诲诲辞迟;罗隐
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
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。
《自遣》翻译
一有机会便唱否则即罢休,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。
今天有酒就喝个酩酊大醉,明日有忧虑就等明天再愁。
《自遣》注释
⑴得:指得到高歌机会。失:指失去这个机会。
⑵悠悠:悠闲自在的样子。
⑶今朝:今日。
《自遣》赏析
这首诗先表现在诗歌形象性的追求上。乍看来此诗无一景语而全属率直的抒情。但诗中所有情语都不是抽象的抒情,而能够给人一个具体完整的印象。如首句说不必患得患失,倘若直说便抽象化、概念化。而写成&濒诲辩耻辞;得即高歌失即休&谤诲辩耻辞;那种半是自白、半是劝世的口吻,尤其是仰面&濒诲辩耻辞;高歌&谤诲辩耻辞;的情态,则给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感受。
情而有&濒诲辩耻辞;态&谤诲辩耻辞;,便形象化。次句不说&濒诲辩耻辞;多愁多恨&谤诲辩耻辞;太无聊,而说&濒诲辩耻辞;亦悠悠&谤诲辩耻辞;。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,不特是趁韵而已。同样,不说得过且过而说&濒诲辩耻辞;今朝有酒今朝醉,明日愁来明日愁&谤诲辩耻辞;,更将&濒诲辩耻辞;得即高歌失即休&谤诲辩耻辞;一语具体化,一个放歌纵酒的旷士形象呼之欲出。
该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。这个形象虽有政治上失意后颓唐的一面,而其中愤世嫉俗的品格颇得人们赞叹。他除了反映旧时代知识分子一种变态的心理外,而通过人物的形象也状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。
《自遣》创作背景
罗隐由于生活在政治极端腐败的晚唐社会,又加上他仕途坎坷,十举进士而不第,便化进取为愤怒,视功名如烟云,常常以激愤的心情、锐利的笔锋揭露现实的丑恶,批判政治的腐败,抒发胸中的愤懑。《自遣》就是其中较有名的诗作。
《自遣》作者介绍
罗隐,字昭谏,新城(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)人,唐代诗人。生于公元833年(太和七年),大中十叁年(公元859年)底至京师,应进士试,历七年不第。
咸通八年(公元867年)乃自编其文为《谗书》,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,所以罗衮赠诗说:&濒诲辩耻辞;谗书虽胜一名休&谤诲辩耻辞;。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,总共考了十多次,自称&濒诲辩耻辞;十二叁年就试期&谤诲辩耻辞;,最终还是铩羽而归,史称&濒诲辩耻辞;十上不第&谤诲辩耻辞;。
黄巢起义后,避乱隐居九华山,光启叁年(公元887年),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,历任钱塘令、司勋郎中、给事中等职。